1、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2020年之前,中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發展階段,國民經濟還將保持較快發展,汽車消費將進一步升級;2009年中國平均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為47.2輛,僅是世界平均水平141.4輛的33.3%,與發達國家差距更大,從這一角度進一步說明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潛力非常巨大。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農村轉移。由于二、三線城市人口眾多,汽車保有量相對偏低。隨著經濟的較快發展,二、三線城市的汽車需求將不斷增多,所占市場份額也將呈逐年攀升之態勢。同時,受“汽車下鄉”政策刺激,農村汽車消費潛力將逐漸釋放。
2、中國將由汽車制造大國逐步向制造強國轉變
目前,中國已是世界汽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是大勢所趨。世界汽車強國應該具備三個標志條件,一是要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業和品牌;二是要學會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并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三是掌握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支撐和引領世界汽車產品的技術進步,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培育起自主的創新能力。為了滿足這三個條件,兼并重組勢在必行,自主品牌汽車將成為出口的主力,也將成為中國汽車業做大做強的基石,同時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必將扶持自主開發,鼓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施品牌經營戰略。在這種大形勢下,自主品牌汽車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將穩步提升。
3、產業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深化
隨著中國居民消費的不斷升級和消費市場向二、三級市場轉移,以私人購車為主的乘用車市場增速將明顯高于商用車的增速,其所占汽車市場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商用車受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將會與中國國民經濟保持同步發展。
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將進一步加大,汽車生產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真正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的企業將在競爭中占據優勢,而技術落后、產品性能差、售后服務欠缺、知名度不高的企業將被淘汰。
4、汽車產品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隨著全球性的產業轉移,中國將在世界汽車產業中發揮重大作用,將成為跨國汽車企業重要的零部件采購基地,零部件出口將進一步擴大;另外,隨著中國汽車整車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出口渠道的多元化,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出口將大幅增長,整車出口將成為自主品牌企業新的增長點。
5、中國汽車市場將是世界跨國公司的必爭之地
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的逐年增加,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地位發生實質性變化,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產量占其總產量的比重越來越高,中國成為跨國公司的利潤重要來源地和增長地,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戰略決策機制將產生顯著影響。跨國公司在研發汽車產品時開始注重中國元素,并且還將繼續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專門的汽車新產品;配套零部件企業隨主機廠進入,控股、獨資建廠趨勢明顯。
6、新能源汽車成為新熱點
國家“十一五”時期列入“863”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進展良好,新能源車技術基本與世界同步發展,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平臺、整車、動力電池、車用超級電容器、驅動電機以及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的開發上都已取得重大成果,但推廣起來仍要假以時日。各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均加大力度研發增程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掀起了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投資熱潮。
7、汽車配件生產面臨產業轉移
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分為OEM市場和售后服務市場。其中OEM市場緊緊圍繞整車廠開展配套,一般采用在整車廠附近建廠的方式,形成產業聚集區;而售后服務市場則相對分散,企業規模不大,其中江浙地區的汽配行業最為發達,產業規模超過600億元,但是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也面臨向其他轉移的問題,其中投資環境將是吸引產業轉移的重點。
8、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
根據歷年汽車產量數據和國家宏觀經濟指標推斷,未來5年中國國民經濟還將保持穩定增長,對汽車需求還將不斷擴大,二、三線城市、農村以及出口將成為汽車工業新的增長點。利用線性回歸和德爾菲法對2011~2015年中國汽車產量和保有量進行預測,預計到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將突破2700萬輛,保有量將超過1.6億輛。
現代汽車電子技術集汽車技術、電控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于一體,包括基礎技術層、電控系統層和人車環境交互層三個層面。從技術發展進程來看,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分立電子元器件控制。在這一階段,分立式半導體元件開始用于汽車交流發電機整流器、固態收音機、電子點火、數字鐘和車速控制電路等簡單的電子產品中,實現了初期的電子控制。
第二階段:部件獨立控制及智能化。在這一階段,集成電路和4位、8位、16位微處理器及單片機被用于汽車專用的電子系統,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電子懸架控制系統、音響控制系統、空調控制系統等,實現了各關鍵零部件的精確控制和智能控制。
第三階段:網絡集成控制應用。在這一階段,智能功率器件、智能傳感器、大容量存儲器、專用集成電路等技術運用到汽車電子產品中,建立了規范化、專業化的開發和生產體系,形成以網絡為基礎的多CPU(中央處理器)的分布式控制系統,將全車的各部分通過電子技術、通信技術進行集成控制、綜合控制,并實現通信的標準化和一體化,整車和各關鍵總成的控制越來越精準,常見的有:集成發動機和變速器為一體的動力總成綜合控制系統、駕駛和懸架綜合控制系統、主被動安全控制系統、數字音響系統、智能交通系統、通信導航和遠程診斷及整車綜合控制系統等。